@全体同学,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居家安全
1. 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
2.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
3.不给陌生人开门。
4.不往窗外抛物。
5.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刀具等。
6.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旅行安全
1.不参加“驴游”或探险游。
2.不去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旅游。遇有极端天气,不去山区、河谷等危险区域游玩,不贸然涉水出行。
3.乘坐大巴、游轮、飞机等交通工具,自觉系好安全带。
4.入住酒店,应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及安全 出口。
5.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
6.如遇突发事件,听从指挥,冷静应对。
火场逃生
1.冷静观察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在火势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 开火灾区域。
2.浸湿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不可乘坐电梯。
3.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5.若发现外出逃生线路被封,应立即退回室内,用手电筒、呼叫等方式求救。
6.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盲目跳楼。
防溺水专项提醒
1.不要到危险场所游泳:不在河边、亲水平台、水塘等区域玩耍。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游泳。不要轻易跳水和潜泳,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2.不会游泳也别慌:落水者如不会游泳也不要惊慌,应屏气捏住鼻子避免呛水,并尝试站立。如水深无法站立,应迅速采取头后仰,口向上的姿势,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不要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身体下沉。同时,应观察四周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体,向其靠拢。
3.科学组织施救:在野外发现有人落水,应利用身边物品救人??上蛩信拙壬?、木板等漂浮物,让落水者抓住不致下沉;也可递给落水者木棍、绳索等拉其上岸。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应迅速报警求助?;嵊斡菊呦滤┚仁?/span>,要脱掉鞋子、外套。如果溺水者尚清醒,施救者要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溺水者背面或侧面托住其腋窝或下巴使其呼吸,将其拖带上岸,避免与溺水者正面接触,防止被其抓、抱。
4.救出溺水者后:首先,应迅速清除其口鼻中的污泥、杂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将溺水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倒出其呼吸道和胃中的水。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溺水者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经急救处理后送医院做后期治疗。
燃气安全
1.保持空气流通:管道气安全燃烧时,消耗的空气量是该气体的4倍以上,应保持厨房、燃具周围良好的通风状态。
2.注意人走火熄:用气完毕,要关闭阀门。临睡前、外出,应检查燃气管道、液化气越和灶具阀门已关闭。
3.使用燃气要照看:切勿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使用燃气具。汤、粥、牛奶等在烹煮时易溢出,要多加照看,以免汤水淋熄炉火。造成燃气泄 漏。同时避免儿童接近燃气具。
4.燃气管使用规范:燃气管不要喜近炉面,以免被火焰烧烤,不要折压 以免造成损坏。
5.燃气泄漏应急措施:异味明显,断气通风;电器设备,禁开禁关;迅速 离开,以防中毒;关闭阀门,及时转移;及时报警,抢险抢修。
地震避险自救与施救
地震发生时的避险技巧: 若身处室内,可选择面积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暂时躲避,或是在自身稳固性较好的物体,如铁柜、立柜、暖气旁躲避,但不要钻进去。躲避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尽量利用身边物品?;ね凡?,如棉被、枕头等。若身处汽车内,驾驶人应将车驶离立交桥等危险地带,并刹车逐渐减速。乘客要抓住扶手、柱子、椅子等,保护好头部。若身处室外,应远离烟囱、水塔、高大树木及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躲开变压器、高压线、电线杆等危险物;远离危房、围墙等容易倒塌的建筑物;远离狭窄的街道,选择开阔的地方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
震后自救与施救:震后如果被埋压,一定要坚信会有人前来救援。如果2人或多人一起被埋压,一定要相互鼓励。在能行动的前提下,应逐步清除障碍物,尽量挣脱出来。要尽量保证一定的活动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室息。不要盲目呼叫,尽量节省体力,用敲击的方法发出求救信号,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在寻找被埋压者的过程中,一定要找熟悉情况的人指点,按照当地居住习惯寻找;可进行喊话或敲击器物,俯身趴在废墟上仔细听是否有回应。救人的过程中可以用锹、镐、撬杠等工具,结合手扒的方式挖掘被埋压者。挖掘中,要先找到被埋压者的头部,清理口鼻异物,并依次按胸、腹、腰、腿的顺序,将被埋压者挖出来,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如被埋压者伤势严重,施救者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使被埋压者全身暴露出来,查明伤情,采取包扎固定或其他急救措施。对暂时无力救出的被埋压者,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送食物和饮用水,等时机成熟再进行营救。
电梯使用安全
电梯发生故障时:乘客应保持镇定,使用电梯内报警装置如电话、警铃按钮等通信设备及时与电梯值班人员联络,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若电梯内报警装置失效,可通过拨打手机等方式向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求救。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电话号码印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贴上。若没有任何通信工具,可拍打电梯门向外呼救。
如果遇到电梯急速下坠:被困者应将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厢内壁,并双手抱颈,以防脊椎骨折。被困者也可采取半蹲的姿势,脚尖点地、脚跟提起,借助腿部韧带减轻电梯急速下坠对人体的伤害。
常见隐患有:人群较为集中时,由于拥挤或不慎前面有人摔倒(突然停滞),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导致踩踏。人群因过于激动(惊吓、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拥挤、起哄、恶作剧、打闹、推操、突然停留和开玩笑等,特别在人多时,有上述情况发生,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如何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级部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分班级逐次下楼,不强调整齐快速。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应急灯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标志明显。
踩踏发生,如何自救、逃生: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顺人流而行。不慎倒地时,要尽快站起来,实在站不起来,十指交叉双手扣颈,双臂护头,双膝尽量前屈,蜷成球状,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拷さ拐叩娜擞Χ院竺娴娜巳捍笊艟?,告知后方不要向前靠近。成人如遇到孩子,迅速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