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明德学子爱心助残
1月11日,阳光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明德中学K640、K642班的100余名同学在两个班家长志愿者们的有序组织下,一同前往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共同助残传递公益之心,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盲哑搭配”体验环节,同学们用两轮活动分别扮演盲人和聋哑人,通过彼此协作穿越一圈,回到起点。活动使同学们切身体验到残障人士生活的诸多不易,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之情。
阳光温暖的洒在午后,一群朝气蓬勃的同学们齐聚在古朴的农具屋,为他们担任讲解工作的是姜婉,她是一名身残志坚的脑瘫患者。这位讲解员虽然讲话有些吃力,但是她讲解时的和蔼认真,深深的打动着在场每一个人,她自强不息的毅力让同学们钦佩不已。随后,在听障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学习了艾条的制作流程,并亲手制作艾条,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本次和残障人士的社会实践互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残障人士也在努力争取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也让同学们更加懂得了珍惜与感恩,意识到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值得被尊重与呵护。
活动来到残友经历分享环节。残友周国民虽然不幸失去四肢,却可以用嘴叼着毛笔写得一手好字,他分享了自己的励志故事。K642班余卿颖同学感叹道:“我为周老师曾经的不幸感到痛心,但他身残志坚的故事也让我对他充满了敬意,当然我也不会忘记周老师的教诲,孝敬父母,永不言弃”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要学习残友身残志坚的精神,更加热爱生活与学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活动接近尾声时,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写下了自己的活动感受。K640班刘若熙同学表示:“感觉我们作为健康的幸福的青少年,更应该努力奋斗,不言弃、不放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夕阳之下,少年们的身姿显得格外挺拔、自信。
在整个实践活动中,两个班级的同学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下青少年的挺膺担当。同学们不仅关注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更关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愿意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同学们也深刻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关注、理解并支持残障群体,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这种育才育德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将为同学们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 | 志愿者蒋霞萍
图 | K640班、K64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