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分学科主题研讨会纪实(二)
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9年政治学科“聚焦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主题研讨会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分享。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19年2月14日下午2:30,明德中学政治学科中心于乐城堂中栋E209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政治学科研讨会。政治学科全体教师参与,政治学科中心主任杜友强老师主持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分为三个环节:教师代表发言、微课视频学习以及自由讨论。
在教师代表的发言中,刘巧姣老师提及到了三个关键词:自信、改变以及细致到位。她以自身的经历,阐述一名女老师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压力,而面对这些压力时,应该时刻保持自信,并在其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对于改变,她认为客观环境不会时时如意,但却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变自身心态与做法,从而更好的工作生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需要我们的耐心与细致。刘老师以自身班级学生为例,说起教育感触,强调课堂上的方法论与学生个人解题能力的双重提升。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掌握先进的教育设备也是教师的必备技能,学科中心主任杜友强老师给大家推荐了制作微课的视频软件。近半个小时的微课视频教程让大家都受益匪浅。
在自由发言环节,大家就如何二轮复习提出看法。刘碧霞老师强调二轮复习的知识重构以及解题能力的提升。蒋灿强老师指出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更加要研究高考。而要研究高考,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并就此强调教研能让教学更有用,实践更出彩,学生更好成长。彭代红老师则强调基础的重要性,万变不离其宗,把握住基本,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会差。高三备课组组长张新桂老师就历年高考答案逻辑提出自己的见解,随后各位老师一一发表自己的看法。
会议最后,学科中心主任杜友强老师进行总结。杜老师首先肯定了大家的想法,并就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首先他提出教研的必要性,并强调教研的针对性,应指向高考,研究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并为高一高二高三备课组的教研重点指明方向。最后就二轮复习点出:应巩固教材知识体系,构建核心知识体系,以时政热点去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提及到: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而在新学期,相信政治组定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努力奔跑,不断为教育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治学科中心研讨会现场
求实创造,团结奋进
——2019年历史学科“聚焦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主题研讨会
玉犬辞春春常在,金猪迎新新年到。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为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2月14日下午14:30,历史学科中心各位老师齐聚乐诚堂中栋306,开启了新学期的学科教学建设研讨会,会议由学科中心主任邹伟光老师主持,工会许安玲主席,团委刘锦书记列席指导会议。
会上,三位发言人分别做主题发言。王倩老师的发言主题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以历史解释为例”。她认为在新高考改革中,历史学科提倡的五大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立足根本,但一堂课的时间无法将这五个方面都面面俱到地贯彻落实,不如针对教情学情考情合理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深入教学。因此她以“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向大家例举了一些生动的教学实例。如何帮助学生对一段历史进行理解呢?她主张一是要从学生经验出发,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经验世界搭建桥梁,引发学习兴趣;二是要平衡地呈现历史观点的正反立场,尽可能客观全面,避免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三是要抓住“反?!?,刺激学生好奇心,用“疑问”推进课堂教学;四是层层追问,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历史问题的根源;五是用逆向思维落实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六是分类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七是判断证据的可靠性,引导学生善于辨别史料。
蒋艳华老师的发言主题是“新高考下的历史教学”。湖南新高考可能会怎么考?她比较了其他省份的改革方案,提出新高考下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可能会大大提升,这就要求老师们为新高考改革的到来做好准备。湖南新高考考什么?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她还针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并重申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历史是一门能帮助人们启发智能,帮助人们审时度势,了解人性和世界真理的学问。
邹伟光老师对本组在2018-2019学年的工作做了回顾,用八个字总结为“团结、务实、创新、负重”,精辟地概括了历史组全体老师们在过去为学校做出的巨大贡、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还做了2019-2020学年的工作设想,勉励大家继续奋进,成就自我。
会议的最后,许主席和刘书记充分肯定了历史组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对老师们取得的优秀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大家一致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的巨变时刻,只要我们肯抱着“历史终将会走向光明”的信念,就一定能开创一个比过去更美好的新时代!
历史学科中心研讨会现场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019年地理学科“聚焦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主题研讨会
新年伊始,大家对新学期的工作充满希冀,2019年2月14日,长沙市明德中学地理学科中心召开了以“聚焦专业发展,促进学科建设”为主题研讨会。对于地理教研组如何发展、个人专业水平如何提高这些问题,袁胜年、何静、李幼玲三位地理大咖以他们的经验和经历,告诉大家一个朴实的道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结成的“网”,鼓励大家应该发挥低调实干的组内特色,不好高骛远,不空谈虚话,踏踏实实,静下心来研究探讨。
第一张网:以评促教,激发自我发展热情
提起评职称,老师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高的职称意味着高的工资和福利,忧的是职称评定名额少材料多限制多难以评上。
针对这一问题,地理组的老大哥袁胜年老师态度积极的为大家破解了难题。他首先以分配教师住房的自身经历列举了评职称的好处,极大的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接着他从市人事局的基本要求和学校排名两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评职称的要求。他鼓励大家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善于观察思考,撰写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勇于参与,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项竞赛。
这些要求看似为评职称的需要,实则为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根据职称评定的要求,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勤思考,多总结,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了,那职称就发挥了它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第二张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海无涯,外出学习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吸收同行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2018年10月,李幼玲老师参加了长沙市高中地理骨干教师“新高考”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收获颇丰。她认真的整理了学习笔记,为大家献上了生动精彩的汇报,教师仿佛“身临其境”,真正达到了“一人学习,多人收益”的效果。
李幼玲老师给大家再现了上海特级教师陆伯鸿和周义钦教授的专题讲座,这些专家来自有着新高考的经验,对高考改革、一线教学和试题命制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她还给大家介绍了参观的学校,以及听到不同类型教师的课的感受。李幼玲老师的汇报充分发挥“走出去”学习的作用,共享学习资源,使培训效果得以重现和辐射。
第三张网: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乐园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根本,而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一种重要形式。地理学科中心主任何静老师从校本教研的概念、积极向上的教研组文化、系统有效的教研组活动三个方面出发,既为地理教研组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又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最后何静老师还组织大家探讨了《二轮复习专题如何确定》,她认为高三二轮复习要通过研究新课标、考纲,瞄准方向;研究高考真题,把握脉搏;抓住核心知识,以微专题主导教学。地理组的骨干教师袁胜年、汤孝文、巫清华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会场讨论气氛浓厚,大家为高三学子成功打好高考这场硬仗贡献力量的迫切心情可见一斑。
地理学科中心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