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楼app官方免费下载,一品楼凤qm论坛官网,楼凤阁万花楼论坛,qm楼凤大修车队论坛入口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图文新闻>详细内容

图文新闻

陈寅恪、金岳霖、周汝昌赞不绝口!看明德院士唐稚松的古典诗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06 10:06:11 浏览次数: 【字体:

 

    长沙市明德中学素有“院士摇篮”之称,115年来,共走出了18为院士。其中,唐稚松院士“志汇中西”、“学兼文理”,深受陈寅恪、金岳霖、周汝昌等大家的赞赏,是一位非常有特色的中科院院士。

唐稚松(1925924日-2008721日),湖南长沙人。因生父唐子诚贫病早逝,自幼过继给寡伯母朱纯轩为子。其祖父唐成之,以藏中医书闻名湖南,是清末民初在长沙最早创办新型学校的人士之一。

在明德中学初中就读,后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明德校友、著名哲学家金岳霖。1945-1950年在西南联合大学及清华大学哲学系本科学习。在学期间,他文理各科成绩均很突出,尤以诗词受重于师长。

1950-1952年,唐稚松先生在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专业为数理逻辑。曾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计算所第一位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导师,中国第一位计算机博士生冯玉琳的导师,19853月起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唐稚松先生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并著有诗词作品集《桃蹊诗存》(桃蹊是他的笔名)。

20087月,唐稚松去世,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在介绍其生平的文告中,评价其为中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文告称,唐稚松先生是我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在结构程序设计理论、程序语言、形式文法、汉字信息处理、软件工程等多个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他在关键时刻发表的指导性的论文,对我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唐稚松是中国第一位IFIP(国际信息处理协会)专家组成员。由于在基于时序逻辑的软件工程环境理论和系统方面的研究成就,他荣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简介结尾,赞美唐稚松用过人的聪明才智谱写了精彩的人生。然而,关于其精彩的人生,仅用上述专业成就还不足以囊括。唐稚松的夫子自道“志汇中西”、“学兼文理”,才是其精彩人生的准确描述。

 


  根据学界的研究,唐稚松“志汇中西”的突出成就,体现在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结合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执行时序逻辑语言——XYZ语言。这一成果被国际著名计算机专家称誉为软件工程研究领域中发展可执行时序逻辑的先驱。

而“学兼文理”的一面,用唐稚松自述的话说,“出入于诗、书、哲学、数理逻辑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尤其是其旧体诗作,据谢泳先生考证,曾深得陈寅恪好评。

西南联大时期,唐稚松就与陈寅恪、吴宓有过交往。1950918日陈寅恪给吴宓的信中,有对唐稚松的评价:“唐稚松君函及诗均佳,信是美才也?!蹦艿玫匠乱≌庋钠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此时的唐稚松才25岁。1980年代,唐稚松写过两首怀念陈寅恪的诗,分别是《题陈寅老<柳如是别传>后》、《题陈寅老<寒柳堂集>》,在后一首的注中,有这样的话:“公于一九五一年曾函召松赴穗伺作唐诗助教,因故未克赴命。延至一九七三年始因事赴穗,拜谒先生故居,时公已谢世四年矣?!闭饩褪亲阼蔽恼轮刑岬降某乱⊙浦伤筛八胍皇碌某龃ΑA绞醋魇?,陈寅恪研究尚未成为显学,而唐对陈已有“文史百年公独步”的评价,诗中的“忍见神州乔木贱,秦灰中有世稀才”两句,更是对一代史学大师晚年悲剧命运的叹惋,周汝昌先生读后为之泫然,将整首诗书写下来悬于壁间。

  唐稚松的旧体诗词保存在薄薄不到100页的《桃蹊诗存》中。“桃蹊”是唐稚松的笔名。他在诗集的自序中对自己的诗作有如下描述:“桃蹊,平常人耳,非英雄亦非丑类;桃蹊诗,平常人之平常语耳,上不足以警世安邦,下不致于欺世败俗。然而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寒宵叙旧,闭户忧时,登高台而想苍生,临川流而悲逝水。斯人情之所同,亦桃蹊诗词之所由作也?!辈荒芽闯?,其诗作的内容,正是家国、友情及生命这些中国知识分子恒常具有的关怀。

经历过国难,受过西南联大众多名师的熏陶,爱国情怀是唐稚松鲜明的精神底色。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曾写有《怀一多师》一诗,中有“时未尽才遗绝响,士能忘死必长生”的句子,表达对闻一多的怀念与敬意。改革开放后,唐稚松常赴欧美讲学、交流和探亲,去国怀乡的篇什成为诗集中醒目的内容。

如《初抵加州寄京中诸友》:“过眼繁花意兴阑,风光终是外人看。重来不是当年我,久别休寻旧日欢。万里乡关成断梦,卅年忧乐系长安。何须更问刘郎讯,老入天台岁月难?!鄙砹俜被?,而梦系万里之外的乡关,游子情意,殷殷可感。诗的后四句,似在回答悬疑。据报道,《纽约时报杂志》记者在采访唐稚松时曾问,凭其成就,何不留在美国发展?唐稚松回答:自己的根在中国。从诗中看,当时国内或许有人对他是否能回国存有疑问,所以才有后四句类似答辩的内容?!督鹈殴霸痘场肥且皇赘苛业乇泶锛夜榛车氖?/span>

  海宇空,大地秋,

  夕阳天外望神州。

  东来诸葛无留意,

  西访玄奘亦壮游。

  蚕为献丝甘自缚,

  蛾因恋火以身投。

  登临渐入高寒境,

  万籁萧然一羽浮。

诗的主题与上首相似,表达的是无意留美的心志,而蚕、蛾之喻,使情感更形炽烈。诗的最后两句“登临渐入高寒境,万籁萧然一羽浮”,应该不仅指物理空间的变换,同时也隐喻作者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探索所达到的境界。按计算机科学业内人士的话,计算机科学是自然科学领域里中国少有的有国际影响的领域,而其领军人物,要首推唐稚松。

 

     唐稚松本人,这方面并不自谦,在《桃蹊诗存》自序中,他说自己数十年间纵横驰骋于文理天地,“孤怀独往,不以一时世论计取舍,尝作诗自励:"种漆南园期晚成,移山北叟待坚持"”,表达的意思与此诗颇为相近。

  《桃蹊诗存》中有两首赠日本学者岸田孝一的诗。岸田孝一是日本软件工程学会主席,1995年曾在《朝日新闻》上发表文章,对唐稚松研制的XYZ系统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也许可以说是东方文明对于新的21世纪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大贡献”。在七绝《京都岚山并寄岸田先生》中,唐稚松写道:“暮霭凝碧镜中流,雨外斜阳一角楼。醉眼纵能忘客意,瀛洲终不是神州?!狈缥锞眩鲋骶』?,但“瀛洲终不是神州”,诗人念兹在兹的,仍然是自己的祖国。

  尽管唐稚松的个人历史尚缺乏详细的资料,但《桃蹊诗存》多少弥补了目前的这一缺陷,从中可以窥见其部分人生经历与时代感怀,可视为心史来读。

上世纪七十年代,唐稚松写有《洪泥河干?!肥骸鞍嗽潞楹泳荷嫌危彝バ嘌Т油?。身居陋室怀天下,人戴朝晖战地球。秋岸远征云水阔,夕阳归牧马蹄悠。躬耕本亦书生事,大野何妨乐暂留?!本」芩バ嘀昊挂礁尚@投?,但诗中毫无悲戚之感,相反,却昂扬着一股踔厉风发、志存高远的气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作于1988年的《戊辰感事》:“斯文粪土绿林豪,瞬夕琼楼变不毛。举国纷纭忙狗盗,权门交易尽民膏。橘移淮北味何似,秋入江南天太高。独立层楼何所望,难歌难哭亦难逃?!笔屑锹嫉?,是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事情:知识贬值,卖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官倒横行,举国倒卖钢材等生产资料,等等。诗中流溢着一腔愤激之情,但只要对八十年代有所了解,就会知道,这是对彼时世相的真实写照?!伴僖苹幢蔽逗嗡啤币挥锵允荆魑蒲Ъ?,唐稚松对畸形世态的理解是到位的——变味的市场经济导致了这幅疯狂的图画。

九十年代,有《戊寅抗洪》诗:“常道真金百炼成,艰危如此心太惊。万家生死英雄气,千里江湖血肉城。唯忘我人安大我,极无情处见深情。茫茫夜泽戎装子,独抱衰翁泳到明?!?/span>1998年的中国南方大水是惊心动魄的灾难,已经72岁的唐稚松写下此诗,表达对在灾难面前守望相助的国人,特别是对参与救灾的军人的敬意。

在特殊的历史年代,许多擅写旧体诗词者遵循歌颂新事物、新天地的要求,写作了许多充满政治正确但却了无诗味的作品,但唐稚松的诗作却令人惊讶地没有这一弊病。他的诗,抒发个人心曲、情感的篇什固然诗味完足,即令记录时代风云的作品,也并不空洞乏味。这与其个性与对诗歌的态度有关。


唐稚松自述:“平生待事认真,于诗尤甚。常曰"诗品,人品也,不可苟为之。"故非有感不作,意必出自肺腑。好诗数十年,无一语为应酬、捧场、盗名而作。及其有作矣,虽灵生一闪,但句出千锤,非精当不定稿,每以一字未妥而百十易之,真如袁简斋所云:"一诗千改始心安"也?!?/span>

周汝昌先生在给唐稚松的信中,对其诗其人有这样的评语:“兄诗文有真情,有深痛,而复有深厚文化修养与语文功力,此易见者也。然兄禀赋有超俗振奇之气,此则常人所未必尽识耳?!币徊帷短阴枋妗?,从头到尾都在印证着这位“不轻许人”的学人的话。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