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补课!五四运动的第一把火不是北大人放的,是明德毕业生放的!
谈起五四运动,就不能不提这一运动的导火索“火烧赵家楼”;谈起“火烧赵家楼”,不能不提第一个点火的学生。谁是第一个点火人?史料纷杂,众说不一。不少史料认为,是北平高师学生匡互生点了第一把火;但也有很多历史资料资料表明,是明德毕业生、当时在北平就读的俞劲、陈大榕点燃了第一把火。
(1919年5月7日,北洋政府被迫释放5月4日拘捕的学生。北京高师欢迎被捕学生返校合影)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对此后中国的革命史、文化史、社会史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五四运动当天的“火烧赵家楼”,则是轰动一时的事件,直接表达了学生的运动热情,产生很大影响,此后无数学者都曾对这一事件加以研究。
当时正在北平高师就读的明德学生俞劲、陈大榕,担任北平学生联合会负责人,组织全市学生游行示威。1919年8月1日俞劲写信给《明德周刊》编辑并投稿《国民自救》一文,号召明德学子行动起来,声援北平的爱国行动。
(图为五四运动期间,身为北平学联负责人之一的俞劲写信给母校明德中学《明德周刊》编辑部,介绍北平五四运动情形,鼓动明德学生在长沙声援北平学生运动。图为该信封封面。)
同时,有史料表明俞劲、陈大榕同为火烧赵家楼的第一人。
当事人陈大榕1977年所写的《八十自述》中,有一段他当年参加五四运动的记述,现摘录如下:“民国八年,日本帝国军阀侵华日亟,迫我签订二十一条密约。当时北洋政府懦弱无能,而外交人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主张屈服。群情愤怒,全国哗然。北京各大学学生为紧急挽救,发动全面罢课游行示威。俞劲慎初同学与余脱队购火柴两盒。大队进行至曹汝霖住宅时,湖南邵阳籍同学匡互生由后墙破窗而入。初为卫士所阻??锞源笠?,慷慨激昂,卫士为之感动,任其开启后门。大队一拥而入。余与慎初同学引火焚烧院中书房一幢,情势为之扩大。北洋政府惧于事态之严重,南方政府之反对,全国学生之响应,舆论之抨击,遂不敢轻率承诺矣。此中事实从未为外人道也?!保ǔ麓箝拧段收氖辍罚┏麓箝藕陀峋ⅲ际潜本└叩仁Ψ堆Q?,他们“脱队购火柴两盒”,后来“引火焚烧院中书房一幢”——赵家楼。
(图为俞劲五四运动后被捕,1919年8月24日在警察局所写自供状。其自供状反应了俞劲等学生发动五四运动的思想主张。)
北京高等师范学院的学生是五四运动当天的骨干力量之一,当时的学生写过很多的回忆文章记述“火烧赵家楼”的细节,从匡互生的破窗而入,到俞劲的点火烧房,记之甚详,可与陈大榕的回忆互相印证。高师学生张石樵在《怀念五四壮士匡互生》中称:“匡互生发现曹宅有个窗户,他就利用从小练就的一身功夫,在同学们的帮托下,一拳打开了窗子,跃身而下?!庇峋⒃凇抖曰鹕照约衣サ囊坏慊匾洹芬菜档?span>:“突然有领队某君(参加五四前夕秘密会人员之一,湖南人,高师数理部学生,曾习武术,膂力过人)奋不顾身,纵步跳上右边小窗户?!苯酉吕?,便是警察拉后腿,众学生帮忙解脱;“某君头向里面一望,内面还有数十名警察,正枪口对着他”,于是开始演说,终于警察良心发现,把枪放下。
(图为“火烧赵家楼”遗址旁的碑文)
而关于“放火”的细节,也有许多回忆可资印证。北大中国文学系学生萧劳曾写道:“我行至曹家门外,看见穿着长衫的两个学生,在身边取出一只洋铁偏壶,内装煤油,低声说‘放火’。然后进入四合院内北房,将地毯揭起,折叠在方桌上面,泼上煤油,便用火柴燃着,霎时浓烟冒起。我跟在他们后面,亲眼看见。大家认得他俩是北京高等师范的学生?!保ā痘鹕照约衣サ钠匣匾洹罚?/span>
高师学生张石樵则点明是谁放的火:“亲眼看到北京高师一同学用煤油把房子点着了,我还添了一把火,赵家楼顿时火起。……至今仍有不少人误把匡互生说成是烧国贼的放火者,这应该加以更正,真正放火者为俞劲(又名慎初)。我们不能为此而改写历史?!保ā痘衬钗逅淖呈靠锘ド罚?/span>
俞劲等人点的这一把火,不仅点燃了赵家楼,而且直接导致了后来军警逮捕学生,事端扩大,学生的热情日益高涨,此后各界人士援救学生,五四运动乃愈演愈烈,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应该说,这一把火,将五四运动点燃了,点旺了。
图为火烧赵家楼的点火者、明德学生俞劲
俞劲 湖南临澧人,1914年毕业于明德中学旧制五班。1917年考入北京高师就读,系北京市学联代表,是五四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因参与组织和发动五四运动,被捕。释放后于1920-1924年躲避在母校明德。俞劲深得胡元倓信任。1929-1933年学校行政改组,担任校务秘书,总理一切校务。1933年担任训育主任。1934年起教训合一,任高中部教导主任,旋因与初中部教导主任邬干于为学生问题不合双双去职离开明德。1938年8月被胡元倓从锑业公司费尽周折回聘明德。1940年任校务委员并代理校长。旋因事辞职。1942年任校务委员兼校董。1961年12月写有回忆文章《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
明德本身就是应救国而办,教育救国是学校的宗旨。这一脉敢于担当、天下为怀的精神,汇入了明德的德育传统,明德学子在历次历史关头,对国家、对民族总能表现出义不容辞的担当责任和剑及履及的行动能力。袁世凯逆历史潮流复辟帝制,明德人义无反顾停办北京明德大学,以示抗议。五四前后,张敬尧统治湖南,无恶不作,湖南民众恨之入骨。尤其是张敬尧镇压学生爱国运动,更激怒了青年学生和教育界、新闻界进步人士,明德学子唐耀章、柳厚民、左景鉴等和长沙其他学校学生一道走在斗争的最前列,印发《驱张通讯》,发动声势浩大的全市性罢课,组织驱张请愿团奔赴各地,汉口明德大学主动做好湖南学生北上驱张请愿团的接待工作,最后取得驱张运动的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