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中学社会实践实施制度
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是中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构建和谐人际遇关系的有益活动。在“全面发展,个性张扬,铸炼思想,凸显人文”的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明德中学历来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社会实践活动,是明德学子成长成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关心社会的文明建设,积极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情感和尊重、团结、换位思考的良好做人习惯。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与人的亲情、人与环境的和谐。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创造人与环境和谐的氛围。
二、课程内容
(一)社区服务
1、学分设置与认定
①社区服务可安排在高一、高二和高三第一学期进行,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行安排。
②服务总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3小时以上计半个工作日,6小时以上计一个工作日),每5个工作日计1学分。
③每次服务,须按要求填写好本册中《社区服务记录表》,并配有活动照片及感受,无照片、无感受、无签章者视作无效。
④学校根据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信息,如服务对象及联系方式、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活动照片、服务记录、活动感受、社区负责人签章等)认定有效工作日。
⑤经抽样回访无异议,经校团委确认,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2、社区服务的内容
类型 |
服 务 内 容 |
备 注 |
社区帮扶 |
参加社区的各种义工活动。如:义务讲解员;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为社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帮助;其他社区安排的帮扶活动等。 |
校团委志愿团经常组织志愿者至学校附近社区(东门为湘园社区、南门为豹子岭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请随时关注校内海报或广播通知; 同学们亦可利用节假日至家附近的社区参与社区服务(寒暑假必须到社区报到)
|
公益志愿 |
参加社区所开展的各种为公众谋利益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为城市交通、环保、卫生、绿化、美化等有关的公益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 |
|
宣传教育 |
配合社区的需要,通过制作板报、知识讲座、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开展法制、环保、卫生、科技、体育、文艺等多方面的宣传活动。 |
(二)社会实践活动
1、学分设置与认定
社会实践活动分两个学年进行,共6学分。
(1)高一年级军训(一周),计2学分;
(2)高一、高二年级,每学年至少有5个工作日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各计2个学分。相关认定标准如下:
①3小时以上计半个工作日,6小时以上计一个工作日,每5个工作日计2学分。
②每次服务,须按要求填写好本册中《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并配有活动照片及感受,无照片、无感受、无签章者视作无效。
③学校根据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信息,如服务对象及联系方式、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活动照片、服务记录、活动感受、社区负责人签章等)认定有效工作日。
④经抽样回访无异议,经校团委确认,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2、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类型 |
实 践 内 容 |
备 注 |
社会 体验 |
1.军训活动 |
安排在高一入学时,没有参加的不计学分。 |
2.校内助理。如社区主任助理、年级组长助理、学生会干部、社团联盟干部等 |
有相关聘书,任职一年计2个工作日。 |
|
3.假期社会实践。如:夏令营;单位实(见)习;“同在明德”社会实践;假期打工等 |
须有相关活动照片及感悟 |
|
志愿服务 |
1、校园管理实践。如:校园值班;校园环境?;ぁ⑹程弥刃蛭?;校门口交通协管;图书馆图书整理;其他文明主题活动等 |
须有相关组织部门(教育处)认定盖章 |
2、参加校团委志愿团组织的各项校外志愿服务(具体需与校学生会志愿团联系) |
明德中学志愿服务点: (1)省生态动物园 (2)省科技馆 (3)洋湖湿地公园 |
|
考察研究 |
社会考察。如:走向大自然的春(秋)游; 参观科普(文物)展览;寒暑假外出旅游考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等 |
须有活动照片及活动感受 |
社会调查研究。如:专题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等 |
需有活动过程性材料,并形成调查报告 |
三、活动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个人名义参与,亦可以团支部或其他小组为单位集体组织;集体组织,须报班主任审批、校团委备案,并取得家长的认可、支持。
2、每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形式,均须按要求填写好相关表格(附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交团支书检查、签章,由团委学生会实践部抽样、审核,进行学分认定。
3、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学生安全须自行负责。参与学会实践,须以安全为重。
4、集体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要进行总结、强化感受、提高认识,相关活动资料(新闻、图片、心得等),各团支部团支部要进行整理,交校团委存档。
5、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学校教育处、团委将组织“我的一次志愿者经历”分享活动。各班(团支部)以班为单位,以主题班会、班级博客、板报展览等形式予以分享交流,学校教育处、团委将进行检查、考核。
6、校团委实践部、志愿团及部分社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期组织明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省生态动物园志愿服务、省科技馆志愿讲解、公益社公益活动、“同在明德”社会实践等),相关宣传海报等会定期展出,欢迎关注、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