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要善用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党委出席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讨会
2021年4月23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等六家单位主办,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承办的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讨会在京召开,共同体发起单位之一的明德中学党委书记徐林、教务处副主任张科受邀参加会议。
“2035年的你会有什么人生梦想,2035年的中国会成为什么样?”4月23日,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老师们集中展示了二十多堂生动的思政课,涵盖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内容。当日,“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也正式成立。未来,该共同体将整合大中小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教育资源,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共享服务平台,探索思政教育改革模式与途径。
4月23日上午会议分为两个单元:
单元一:思政课程展示:中学思政课《对话未来—实现人生价值》,主讲老师从对话英雄、对话父母、对话未来三个环节让学生来理解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大学思政课《对话未来—人生的青春之问》,主讲老师从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三个维度阐述人的价值。
单元二:主论坛—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共同体成立仪式,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交流发言。
4月23日下午平行分论坛,徐书记做了关于“如何激发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参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主题发言: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党组织对思政工作的引领力;二是激发多元参与、督促多方联动,把思政工作做真做实;三是构建中学“大思政、立体化”育人体系;四是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互动平台。
据悉,该共同体下一步的重点任务是,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将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与时代大势结合、与历史文化结合,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落地提供实施方案和可行路径。此外,共同体还将聚焦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和专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