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生扬长补短,圆梦港大——龙良茂分享香港大学录取经历
龙良茂同学初中毕业于明德天心中学,在明德中学国际部就读期间学术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物化生三门课程,多次获得学?!暗タ仆酢钡某坪拧?/p>
作为典型的“理工男”,尽管龙良茂逻辑清晰、思维敏捷,但他并不善言辞,英语口语一直是他的弱项。但龙良茂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收到港大的面试通知后,龙良茂在国际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多次模拟面试,做好充分准备,最后顺利通过了面试拿到了港大的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的录取信。
下面是龙良茂同学关于他这一路走来的学习经验和感受分享。
【经验分享】
大家好,我是明德中学国际部K479班的龙良茂。现就读于加拿大温尼伯大学附属中学(温大附中)12年级(网课)。
初中毕业于明德天心中学的我,对香港大学的向往,萌生于初中举办的一次香港游学活动。不过在当时,这个梦想对我来说,始终是梦想。一次中考,糟糕的语文成绩决定了我与大部分名校无缘相见,不过乐天派的我没有深陷于这场失败之中,所幸,在不断搜寻和碰壁中,我发现了明德中学国际部。一开始,父母出于对留学的刻板印象,对我志愿的选择并不满意,但在了解到国际部的大学申请成果后,父母决定还是带我来到国际部一探究竟。
回想到第一次在明德国际部的面试,坐在办公室里的并不是高大的外国人,而是和蔼可亲的刘栋长。面试过后,刘栋长肯定了我的英语水平,交流中打消了我对于留学上的疑虑,之后我坚定了在明德中学国际部学习的想法,并打算通过国际部的2+1项目考取海外的学校。父母对我的自主,目标的确立而感到欣慰,他们同意了我的决定,于是我进入了明德国际部,开始了一段不太一样的求学之路。
有所努力才有所成就,从高一就读开始,我们在原本国内课程的基础上,附加了雅思,预备微积分,ESL(简要是海外的英语课)。为了达成申请到名校的目标,我颇为努力,从高一起就凭借理科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不过在国际部,我们最终的挑战并不是高考,而是雅思。自初中开始,我对英语一直保持着相当的热爱,而雅思就在这方面上给了我一记降维打击。在前几堂雅思课中,我充分体会到了挫败感:听力的语速跟牛津相比相当的快,而一篇阅读,就连题目,整篇文章到处都是生词,一篇真题做下来,按照雅思官方的参考,我就只有初学者的水平。省略掉长篇的心理活动,为了达成我的目标,我决定沉下心来,不再依靠以前的基础。
Candy的听力课上,她教我们精听每一篇真题。在阅读老师Aileen的课堂中我认真的记下每个题型的做题要点和规律。晚自习时便将更多时间耗费在刷题上,向熟能生巧的境界不断靠近。口语是我最薄弱的环节,但还好,多谢了外教JC和Patrick的帮助,在每次对话训练中,我的口语流畅度逐渐提升,很多基本句也能自然脱口而出。同时在卓越的写作老师Richard的帮助下,我的写作水平也没有太大问题。
最后,我从首考的5.5分,最终提升到了6.5分。尽管因为口语偏低,没有达成总分7分的目标,但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申请来说,已经没有问题?;厥赘咭徽舛闻Φ墓?,我突才发觉考取港大的梦想早已便被我远远的抛在脑后。
时间来到2019年2月,一个振奋的消息,让我重新寻回了最初的梦想——沈一诺学姐获得香港大学的录取,此时我突然想起我最开始所向往的大学。打开相机,翻查着在初中时,拍摄出来的大学风景照,一段时间的思索后,我决定询问老师关于申请港大的事情。在考鉴学姐的加拿大的学术成绩后以及具体流程后,我对申请港大有了一丝丝的方向和希望,此时梦想已不再是梦想,而是我的理想。
2020年,一场突然爆发的疫情,给我的规划带来了相当的不确定性。疫情肆虐,在中国人民的努力下,病情控制在国内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但在北美,冠状病毒仍是一个风险极大的问题。到了高三,温大附中也只能让我们在国内上枯燥乏味的网课。好在即使我们实际上已经从国际部毕业,明德中学也愿意提供资源来让我们在教室里上网课。
在国际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能在教室内做到专注的网课学习,在不受分心事物干扰的同时,按时完成作业测试,而我也取得了优秀的学术成绩。不可否认,这样上网课确实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同时温大附中在课程安排上,给予了我充裕的课余时间来发展爱好。一个小例子,我之前很喜欢一款街机,甚至热爱到用arduino制作出控制器在家游玩,并发布了个小视频到bilibili (BV1WE411d726),而我也把这件成就写进了申请港大的材料当中,对于我所申请专业的通过成功率有一定提升。
令我十分激动但又不出意料,2020年12月,我收到了香港大学的面试通知,但离开始日期只有短短十五天。毫无任何经验和准备的我搜索了大量相关问题,却也只是纸上谈兵。这种情况下,我,刘祖鹤,还有贺子逸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数次模拟面试来积累经验。当时间来到面试,早几次模拟的经验让我在8人的小群体中稍露尖角,给面试官留下了好印象。2021年2月,我收到了香港大学的offer,所申请的三个专业也都给予通过,给予我机会来好好考虑职业选择的机会。
在这个耀眼成就的背后,我离不开放任我自由发展,而又时刻提醒我的父母;离不开在我遭遇挫折时,带给我鼓励的竞争对手们;也离不开辛勤工作,卓越指导学生的老师们。
2021年已过去了四分之一,不久,18岁生日也将来临。而我摆脱了曾经的稚嫩,繁茂生长的苗头也稍微有些成熟。我相信,除了保持坚忍,脚踏实地之外,正是他人的助攻才能让我达成自己的目标。同时我希望躺在病床上的父亲也能知道,你给我写的每封信,我都有好好看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