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国际读书分享】《牛棚杂忆》
中国近现代史中,小编最不喜欢的部分就是文化大革命。太多荒唐,太多杀戮,太多心酸和眼泪。
本期读书分享,Conny老师为我们带来文革背景的一本著作《牛棚杂忆》,并节选了三个场景,带我们重新走进那个年代,去看当时的惊心动魄?!杜E镌右洹肥羌鞠哿侄晕母锸逼诘囊槐净匾渎?,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那是一段知识分子的苦难记忆。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一边听一边觉得季老写的时候必定是满纸心酸泪,抱着忠告后世的信念才能一点一点地揭开过去的伤口给读者看。字里行间已经是极度隐忍调侃,仍然能闻到血腥与残忍。对于那段似乎是永远掀过去的一页却泛着罪恶气息的历史,打开《牛棚杂忆》的时候如猛虎一般扑面而来,虽是打过预防针,略知一二,但也被那汹涌的气势吓得汗毛战栗。
眼前出现一幕幕即使是后辈之人也不忍细想的惨象,小将要他低头,他便是哆哆嗦嗦的不敢将眼往别处瞟半厘。要他做喷气式,他唯恐身骨瘦弱跌倒在地,反被扣上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他想过自杀,却在正欲了结时被红卫兵抓去批斗,回来后他想,那么难的事情我都熬过来了,我要活下去!一次次的被折磨中磨练了他的心智,到最后心里竟发觉对所遭遇的一切都能在内心与之笑谈和调侃,这是姿态。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闭馐羌纠鲜π丛谑楹竺娴幕?,也算是本书的概括吧,简练而准确。季羡林老先生的笔下,极尽惨痛年代的调侃与客观陈述,大势所趋,所处地位有所分别。人心在阶级斗争中被迫或自觉的转向态度,最肮脏的灵魂裸露在外,衣不蔽体,反以此为荣。他眼中的文革,不是打人者与被打的简单分割,而极为宽厚的说他们都是受害者。读完这满纸的辛酸泪,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自省宽容与关爱。
最后,Conny分享了季老系列作品中她最喜欢的一段话:
一个人的性格要
热烈而恬静,
勤劳而质朴,
温柔而高傲,
微妙而率直,
其中的分寸当由自己把握。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