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楼app官方免费下载,一品楼凤qm论坛官网,楼凤阁万花楼论坛,qm楼凤大修车队论坛入口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设置>国际课程中心>详细内容

国际课程中心

【明德国际读书分享】易中天:《品人录》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01 09:51:34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师读书分享顺利进行到第三期,《目送》过《唐朝穿越》,本期的主讲人Vicky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品人录》。起初看书名,定会觉得此书深沉厚重,艰涩难懂,但是此书作者是易中天,以前更多时候是听易老师在“百家讲坛”开讲,他总能把沉闷的历史说的鲜活,说的接地气,说的令人捧腹之余又有深度的思考。那么他的这本书是如何品读古人的呢?

《品人录》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全书讲述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有那么回事”的感慨。

本书是“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之一。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本书勾沉史实,从文化角度品评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独具只眼,新颖的评说、生动的文笔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人物内心世界。

Vicky老师结合书中内容和我们一一简单介绍了书中的几位主角后,引出了我们今天的男主角——雍正。这个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皇帝,他的登基,他的暴戾,他的恩宠,他的后宫,他的政绩,已经被世人评说了几百年,演绎了各种官方、民间的传说,关于他的影视剧都翻拍了一部又一部,到现在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历史话题。那么易中天笔下的雍正又是怎样的,让我们听他慢慢道来:

雍正,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日—1735108日),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

雍正这个人,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颇受误解。他乾纲独断,刚毅刻薄,雷厉风行,不讲情面,是出了名的“冷面王爷”和“铁血皇帝”。加上他没日没夜地处理政务,没有什么个人嗜好和娱乐,因此不少人都把他想象成一个古板寡味的老头,心理变态的暴君,甚或一架冷冰冰的杀人机器。其实并不完全如此,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岂止有情,甚至感情用事。而且,正因为感情用事又尖酸刻薄,因此,他损起人来,就特别让人受不了。

雍正如此苛求于人,他自己又做得怎样?雍正认为做得很好。他说:“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于天下之亿万臣民。”雍正这个人,确实是“一心为公”,诚心诚意地想把国家天下治理好。他朝乾夕惕,宵衣旰食,十三年如一日。乾即乾乾,自强不息的意思。惕即惕若,戒备谨慎的意思。宵即凌晨,旰即深夜。朝乾夕惕,宵衣旰食,就是终日勤勉谨慎,不敢懈怠,清早便穿衣服起床,很晚才吃点东西。这两个词,原本是旧时颂扬帝王勤政的套话,雍正却很认真地做到了。别的不说,光是他批的公文就印行了《上谕内阁》一百五十九卷,《朱批谕旨》三百六十卷,均成巨帙,未刊者还不知几何。此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工作。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和勤政精神,几乎所有历史学家都不否认。

雍正,或者说,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生,1735年卒,享年五十八岁。雍正出生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爆发,世界在此之前三十八年(即公元1640年)已进入近代史阶段。雍正去世一百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也被除迫进入了近现代。不管雍正当年做了多大的努力,他的帝国也会风雨飘摇,他的王朝都时日不多。

读着易中天的《品人录》,越看越唏嘘,慨叹行走于人世间的不易。只能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