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楼app官方免费下载,一品楼凤qm论坛官网,楼凤阁万花楼论坛,qm楼凤大修车队论坛入口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设置>国际课程中心>详细内容

国际课程中心

《台湾四百年》——许倬云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29 10:36:34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人,向来好谈政事,无论富贵贫贱,都负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气魄。台湾问题在我们现在国家政治中的影响自不必赘言,你去大街上随便抓个路人甲乙丙丁,问他关于台湾问题的看法,我相信都会慷慨激昂地给你说个头头是道。但是我不知道,有几个人是真正了解过台湾,知道它的前世今生的。本期的书目推荐是许倬云先生的《台湾四百年》,分享人Chris老师,品过厦门的四季、观过金门的碉堡、徜徉过台北的夜,用他独有的闽台情结带领着大家用历史课本般的简白语言说清了历史课本不屑说、不敢说、不能说清的台湾之事。

 台湾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大航海时代就注定了其处在“本土的,中国的,世界的”的争端之中,多重的地域焦点以及远离中央政府的状态,使得台湾人容易接受不同的事物并享有一定的自由意识。然而,不幸的是,在本土开发的建设和成长过程中,台湾人经历了痛苦的四百年。

 在我们所学的历史教科书中,近代中国被认定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而这个概括却不适用于台湾。台湾在四百年期间,两次完全沦为了殖民地,经历了两次的光复。而这些历史既在台湾人身上印下了屈辱的烙印,也在他们身上种下了无所适从的迷茫。他们几乎成为了失去根系的人——他们需要多次面对“身份的模糊和角色的混淆”的困境。

 世界经济的发展,给台湾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民众的富足,经济地位的提升,让台湾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从而促进了台湾政治的民主与开放。然而,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来撑起一个地区的繁荣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经济发展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隐患,单说经济发展并不能解决文化内部的冲突,就足以看出,现在的台湾依然处在一种文化的迷茫之中。正如许倬云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中指出的“追逐现代化时,没有追逐到现代化的源头,只追逐到了现代剩下的残余部分;抓到现代化形式,抓不到现代化的精神”——这不单是台湾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没有历史就没有真实,没有历史也就没有当下和未来,台湾既是中国的过去,也是中国的将来。正如许倬云先生在书里的一句话:无论历史怎么发展,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距离并没有改变。我们有必要把目光从三十年来所注目的台湾娱乐圈,转到更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去,从而充分关注台湾在发展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