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面之恩不敢相忘,此间之乐不敢不乐
本期带来读书分享是一个会生活的家庭主妇,她告诉我们厨房是一个女人奋斗的战场,她会花重金装修新家的厨房,她坚信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因此,她也用电影《饮食男女》中烹鸡煮鱼的片头拉开了本期的读书分享。一个在厨房外安静,在灶台前热闹的家妻人母,刘静老师。
继上次分享了西尔斯教授的《亲密育儿百科》之后,本次又带来了一本与其气质贴切的书籍,台湾著名作家、美食家韩良露女士的《不敢不乐》。韩女士写过影评、电影剧本,又制作过记录片、新闻节目,更喜欢研究天上星象,收集地上的城镇,在十多年的旅游生活中,她曾游历多国,足迹踏遍多个大城小镇。在《不敢不乐》里饰演一个吃货,顶级的吃货该是个什么样子,该急火重料的时候绝不拖沓,该文火慢炖的时候从不焦急,什么时令吃什么样的菜,该用什么样的配菜、拼盘、刀花、装饰,佐料几两几钱几分细到骨子里,然后亲手制作,慢慢品尝,舌尖的味蕾把感觉传进大脑里,然后由内而外地再释放在表情上,满足而安逸。
书中与作者韩良露一起对话的相距三百年的江苏老乡———李渔,写《闲情偶寄》的李渔,赶上了清人入关,他也没矫情地做那些个与国同在的读书人,剪了头发换了衣服,开始过上了“人间大隐”的富家翁生活。那时候的文人墨客打发时间,附庸风流大概也不过几件事,美人、美酒、吟诗作对,李渔也通过自己耐心调教出的乔、王二姬,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个阶段的李渔,恐怕觉得自己是世间最自在的人,多有闲情,便乐于写文度日??峙潞悸断不兜?,便是他生活的方式吧,热爱生活,并将生活过成艺术,再把艺术的生活写成书留待后人看,总是一种说不出的潇洒劲头。
韩、李两人追求着同一种生活情趣,却又相隔三百多年,借文字而找寻同感,为生活而喜悦,此间乐,不敢不乐,这种精神世界的统一,就好像穿越了时空的缝隙将两人相连,虽说带有点理想化的独特色彩,可“闲情”的人,似乎就该做一做这样的梦。
小编记得曾经在朋友圈疯狂转载过的一篇推送,标题是“所谓爱自己,就是好好吃饭”。一个家的整洁程度看卫生间,文化程度看书房,和谐程度,我想是看厨房吧。冰箱里是否有整洁齐全的炊具,碗盘品种多吗,漂不漂亮,烤箱常用吗,会不会在周末烤盘点心一起分享?毕竟,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是比一家人坐下来,好好吃顿饭来得更加重要呢?我欣赏吃货,他们大多数有豁达、这份对生命有孜孜不倦的热情,就像寒冬夜里不打烊的面包店,分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