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满楼app官方免费下载,一品楼凤qm论坛官网,楼凤阁万花楼论坛,qm楼凤大修车队论坛入口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设置>国际课程中心>详细内容

国际课程中心

《略游桂林随笔》——记于国际部高二年级桂林之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15 17:43:39 浏览次数: 【字体: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一书里是这样回答路与书两者间的关系,“没有两者,路即是书”,大师的话发人深省,诚然不经过生活的磨砺和文化的洗礼,又怎能有如此感悟。此次秋游活动,于同学们来说是路,也是书,因为这既是对他们组织力和班级凝聚力的考量,更是让以后身处国外的同学彼此见面,忆及今日还能满心欢喜并会心一笑。于我来说,是路,更是书,因为它让我领会了不一样的旅行,让我总想用文字来记录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日后常翻常新。

 天公作美,桂林在经历连绵的阴雨和洪水恐慌后,虽不说风和日丽,却也适合旅游。临行之前,我满心忐忑,我担心经历了长时间学习压力的同学,一旦跨出校门犹如脱缰野马会不受约束,住宿西街的那晚,我们班主任甚至商量去酒吧查人,所幸同学们还算能自我约束,在规定时间陆陆续续返回了宾馆。

 两日的行程很紧凑,同学们虽玩得忘我但仍不忘相互提醒集合时间,虽略感疲惫,仍不曾抱怨。我想我应该感谢我的学生让我感受到了课堂之外他们的欢脱和活力。尤其是当我拿出手机为他们留影时,同学们脸上洋溢的欢笑犹如春日的暖阳让我动容。两天的时间里,我们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秀美和妩媚,但我坚信桂林的山水更见证了我们同学的阳光和明媚,借用辛弃疾诗歌里所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冰心在赠友人的信里写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里的爱和同情,乃是人世界的大爱和大情,于师生来说,有学生相互间的友情,有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之情,有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在老师教学和教育的途中,在同学们通往象牙塔的路上,或许有荆棘和坎坷,但是只要我们风雨兼程,携手同行,必能战胜所有困难,最终迎接属于自己的辉煌!

  

注:Chelsea,桂林之行带队老师,明德中学国际部K378班班主任。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