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影摘花花似面—— 一堂引领学生认识自我的班会课
2月17日,Flynn老师在国际部K342班的班会课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德育课。
他从自己寒假在高速公路上亲历的各种脏乱差行为讲起,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大家情绪激动,纷纷指责当代某些国人的素质之差。这时,Flynn老师却离开这个话题,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人从何而来,又往何处去?”大家被这个问题所吸引,渐渐从慷慨激昂转向深深思索。有好几位同学给出了诸如“从天上来,往土里去”、“从海里来,往天上去”等等富有神学意味的答案。随着大家的讨论和分析,一个观点逐渐明晰:和宇宙的深邃辽阔相比,人的一生实在是太过渺小且短暂?!叭松酱χ嗡??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班会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大家的视角逐渐开阔:既然我们的一生不过是浩浩宇宙中的惊鸿一瞥,那么种种世俗的偏见和他人的眼光又何必成为困扰我们思想、影响我们行为的原因呢?我们又怎会产生“反正大家都这么做,我又何必坚守原则太过清高”的“合群”思维呢?这短暂的生命对宇宙而言无非浪花一簇,对我们自己而言却是珍而重之,那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的价值最大化呢?当此境地,大家仿佛离开了自己一直身处其中的思维轨道,站在更高远的地方眺望宇宙和自己,大有跳出庐山一览天下风光之感。这时,Flynn老师送了同学们八个字:“无关生智,局外生慧”,将本次班会再次推向高潮。
最后,他让同学们在“权力、智慧、财富、真理、美”这五个选项中选择自己最想要的两样东西。大家的答案纷纭不一,值得注意的是,有几位同学将“真理”和“智慧”列为自己最珍视的财富——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透过浮云看本质,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
这场班会课已经结束,但它带来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虽然Flynn老师向同学们传达的智慧未必能被全部当场领会,但智慧的种子已经播在了大家的心里,等到土壤足够丰饶、气候最适宜生长的时机,它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坐在教室的最后听着Flynn和同学们的讨论,看着大家或恍然大悟,或深深震撼,或迷惑不解的样子,不由得十分感动。我的思绪飘扬,无端地想起了欧阳修的一首小词: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坐在这个教室里的同学们,就好像词中那些在明净的秋水畔采莲的越女,本来只知学习知识,对自己的美好还少有认识。而Flynn的这堂班会课,却给了他们一个“照影摘花花似面”的机会——词中的那位越女,不就是因为低头的一刹那,发现水中自己姣好的面容和芙蓉花交相辉映,而惊觉自己原来是这样的美丽,从而大为心乱,“芳心只共丝争乱”了么?
人一旦从真正意义上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具有的美好潜质,就会从精神层面上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就像词中这位越女,“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并非她和同伴们走散了,而是她从精神上已经离开了那些还只知采莲嬉戏的女孩子们,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下课后,有一位同学冲到Flynn老师的办公室,和他激动地讨论起哲学问题。看着他认真严谨又略显激动的样子,我十分感动?!拔是堑们迦缧恚性赐坊钏础保醚又腔凵辖?、从精神上树立自己的追求,不是比给他们一个劲儿地灌输知识更来得有效且深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