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4个加拿大寄宿家庭生活有感
注释:雷迪同学来到加拿大维多利亚学习,在一个月内经历了三次更换寄宿家庭,分别经历了4种风格的加拿大寄宿家庭。第一次是由于寄宿家庭A在外地度假,临时住在寄宿家庭B;第二次是寄宿家庭A的宠物身上的昆虫让雷迪过敏,搬到临时寄宿家庭C;第三次是搬到现在的寄宿家庭D。雷迪同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每次更换的寄宿家庭,没有一点娇生惯养“小皇帝”习气,表现出很强的适应环境能力,。以下是雷迪同学的一系列感受,文笔幽默、内容引人深思。
一件事的存在也就有一件事存在之理,然万事也有,正反之两面。如能从万事中悟出正反两面之理,然则大有可为。
一个月因为各种原因连住四个寄宿家庭,你说是好事是坏事?其实我也说不上来,总之我也是倒霉惯了。如果倒霉之余思考收获,忽然觉得吃亏是福。
一个国家的组成是人,而人的集合单位又是家庭,所以住四个寄宿家庭,不也就是对这个国家的一个文化调查?也不就是我需要做的事?在这四个寄宿家庭中,有商人,有老师,有司机,还有艺术家,而这四个家庭却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加拿大人。
所以我便可以说说我的感受了,什么是加拿大人?初次踏上这片土地,在首个寄宿家庭,人们是很“忙”的,加拿大人会将很多的时间奉献给海滩,奉献给钓鱼,奉献给运动,而不会像国内,奉献给手机,奉献给电脑,或是什么娱乐场所。
而踏入第二个家门,大家似乎又都将时间奉献给了动物,两只猫一只狗,似乎在我们中国人眼里那些养宠物的麻烦事又变成了他们的娱乐活动,或许这就是一种不同的文化,一种在劳累中快乐的北美文化。
然后我就被他们家猫狗所带来的虫子咬到了第三个寄宿家庭。在这里,似乎又理解到加拿大人的幽默风趣,进门两句玩笑话是习以为长,或许我是很久没过过这样的生活了,总感觉自己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而一次又一次的爬起来,我或许不是胜利了,只是还没有倒下而已?;蛐碚娴挠Ω糜谜庑┩嫘吹骷烈恍』岫?。
最后我在同学的一致质疑中忐忑不安的来到了第四个寄宿家庭,却发现这里的很多东西竟然与我的曾经惊人的相似,或许她不被我们同学接受的原因是和我一样的不接地气?。大落地窗外的山、海、雾,窗前的沙发,沙发旁的吉他,沙发后的音响,似乎又找回了曾经在清吧里“发呆”的感觉,似乎又有那种想拿上吉他浪迹天涯之感。而对于寄宿家庭妈妈来说,这可能就是她对她自己美术创作的灵感,也可能就是她不在家装电视的原因,因为这就是她的电视。我不会找不到这些灵感,她用画,而我用文字,有区别吗?其实真的没有区别。而在每一次灵感的背后,可能也都是吉他琴弦,马头琴声的熏陶。
其实到最后我想说,加拿大人也不过就是一点,“家天下”,他们的家庭、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会享受生活,或许我不会,或许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不能让我们享受。
雷迪同学在第一个寄宿家庭学习烧烤三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