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简报(3):在加拿大第一堂课:如何理解和处理文化差异
8月13日,26位明德中加交流生在加拿大爱德华米恩中学开始了第一天的学习。
爱德华米恩中学是在大维多利亚地区苏克市的最大一所中学,从9年级到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初三到高三),有近八百名中学生,在当地已经是很大规模的学校了,但和明德中学比,还不到我们一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学生以加拿大当地学生为主,国际留学生只有不到30人,以来自欧洲、南美国家为主,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仅仅3人。我们明德中学国际部中加班一下来了26个学生,其中13个是要学习近一年的,在当地还引起了很大关注,维多利亚市长还安排将亲自接见来自友好城市的学生们。
当同学们怀着好奇和紧张的心情来到学校时,4位身穿红色文化衫,印有苏克学区字样的同龄人主动和同学们打招呼,其中3为女生Angel、Jenny和Jessica是本地学生,1为男生是已经在苏克学区留学了1年的来自新疆的学生Frank。他们都是即将进入苏克学区高中11或12年级的学生,这次是利用暑假时间来当ambassador(友好使者的意思)。这四位同龄人热情、友好的态度,一下子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他们四位友好使者将陪伴同学们完成这两个星期的培训,帮助同学们适应这边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上的第一节课时关于加拿大和中国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毕业于哈佛大学,并且是优秀毕业生的Laura老师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老师,她能说英、法、德、波兰、乌克兰5国语言,曾经在多伦多、温哥华和德国工作生活过。Laura老师被维多利亚这座美丽的城市吸引,同时热爱国际教育交流,放弃了大城市诱人的跨国公司工作机会,在迷人的维多利亚市成为了一位国际教育工作者。
Laura老师活泼而不失严谨,知识渊博,经历精彩,对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讲解得深入浅出,深深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让明德学子感受到了世界顶尖大学优秀毕业生的风采。
Laura老师同时也是苏克学区国际部副主任,她将指导和管理国际留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学习,以及指导同学们申请大学,尤其是世界名校的申请。
老师们通过以往国际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实例,介绍了国际学生在与加拿大本地人打交道方面应该注意的方面,同时强调,不同文化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魅力,文化之间只有差异,而没有优劣之分,应该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习俗。加拿大是一个以多元文化为骄傲的国家,不同文化、宗教、种族和平相处,彼此尊重。
但不管什么文化背景,基本的原则是:一个人的言行,不应该妨碍他人,给他人造成麻烦,更不应该损害他人利益。
通过老师们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了一些在寄宿家庭要注意的方面,一些在国内可能很普遍的言行和习惯,在加拿大可能就会引起误会。比如在国内我们很少说“谢谢”,尤其是对父母和亲近的人说“谢谢”,总觉得好像这么亲的人,没有必要这么客套,对陌生人就更不用说“谢谢”了。但在加拿大,“Thank you”是随处可以听到的,在家里,在超市,在饭店、在公车上,在家人之间,甚至在陌生人之间,“Thank you”这个词是出现最多的。这个词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感谢,在加拿大,人与人之间的mutual respect,即“互相尊重”是很重要的一点,不管对方是高官贵人,还是街头流浪的乞丐,每个人都要做到彼此尊重对方。
同学们通过第一天的课,体会到了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掌握了一些处理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困惑甚至误解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迎接新的生活方式更有了信心。(未完待续)
Laura老师介绍加拿大基本情况和中西文化差异
加拿大本地学生友好使者与同学们交流
同学们饶有兴趣地了解加拿大和中西文化差异